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德源香厂】分享:古代人烧香始于什么时候?

【德源香厂】分享:古代人烧香始于什么时候?

2025-05-23新闻资讯

不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能看到“香”的出现。可以说香与宗教活动结下不解之缘。香在经典中,代表去除一 切恶臭、污秽、烦恼、邪祟等。香在佛教中作为一种供养之一,如《苏悉地经》、《大日经》中都有专门说明和要求。

不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能看到“香”的出现。可以说香与宗教活动结下不解之缘。香在经典中,代表去除一 切恶臭、污秽、烦恼、邪祟等。香在佛教中作为一种供养之一,如《苏悉地经》、《大日经》中都有专门说明和要求。

我国什么时候开始烧香?
宋代赵希鹄《洞天清录》“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萧、艾均为香草,在没有发明线香、香片之前礼敬神明是焚烧萧、艾之类的香草。到了汉代人们开始焚香。宋代吴曾在《能改斋漫录》考证认为“焚香始于汉”。他的根据是汉武帝时匈奴昆邪王降汉,所祭拜的“金人”被放在长安甘泉宫里,祭拜它不用牛羊祭品,只有焚香一项。

这个被祭拜的“金人”很可能就是早期的青铜造像,但不知是哪位神 仙。汉代以后,一些文艺作品常有关于焚香的描写。如唐代白居易《戏礼经老僧诗》:“香火一炉灯一盏,白头夜礼佛明经”,写的就是僧人焚香读经的情景。古代文学作品这类描写很多,如《水浒传》第四十六回:“潘公道:‘多烧香,早去早回。说的也是焚香拜佛的事情。

古人焚香始于汉代,也得到了考古的证明。近年山东枣庄出土有焚香图案的汉代画像石,上面刻有一鼎,鼎内插有三炷香,两边是盛着鱼的耳杯,一幅完整的祭拜图画,可见从汉代开始焚香祭拜习俗就已经开始了。佛教十 分看重“香”的作用。

香不仅仅作为供品,还有重要的象征和比喻作用。
例如:由于香的本身芳气四溢,在经典中常用来比喻修行者持戒之德。在《首楞严三昧经》中,还用“香光庄严”比喻念佛的人染上如 来功德庄严。此外,香还与净土有密切关系,在无量诸佛净土中,以香著称的是“众香国”,“香水海”等,尤其吸引人的是“众香国”,这是香积如 来所居住的国土,国 内一 切无不香气四溢,楼阁、树林、花园、用具、食物等均以香制成,完 全是个香醉人的世界,令人无 限向往。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香还有个经常被人提起的计时作用。比如“一炷香”工夫,这种说法在传统小说和戏剧中也时有可见。

古人计时有漏壶、日晷、沙漏、蜡烛钟等不同的方法,用焚香计时也是古人的一种发明。但是“一炷香”工夫究竟多长?相对于漏壶、日晷来说就不那么准确。

因为香的粗细长短、原料加工方法、还有干湿程度以及焚香的环境、风力等,都对计时的准确性有一 定影响。严格说每炷香的燃烧时间都不一样。但是,古人经过多次测量,把“一炷香”的时间约略规定为半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一个小时,约定俗成,这就把“一炷香”的时间长短。此外,还有“一盘香”、“一炉香”之类的计时方法,但都是约略时间,不可能很精 确。

线香和香片主要不是计时之用。从唐代起怎出各种形状的“香篆”,专门用以计时。唐代宫廷就采用了这种计时方法。荷兰高罗培“狄仁杰断案传奇”中,记述了唐宫的香篆钟为梅花形黄铜盘,盘子内有梅花五瓣,各缭绕着一圈盘香,用以焚薰计时,称之为“五朵祥云”。

寺院和道观中不可能这样奢华,只能使用普通的香篆。为了便于计时,便在香篆上制有刻度,将一昼夜分为一百等分,称为“百刻香”,每一刻接近十五分钟,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一刻钟”。

 

【免责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上述内容源于公开信息,可能存在不准确性,仅供参考。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内容!】

信息发布:今日头条

信息来源:沉香品鉴

来源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4611453442425363/?log_from=94a18cea0837e_1747704049422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四川省郫县德源香厂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万商云集|企业资质

Copyright © 四川省郫县德源香厂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万商云集|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