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德源香厂】分享:香文化“浅谈”
2025-03-12新闻资讯
说起中国香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了儒、释、道、医、武、易、礼等内容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学科;其中包含了香历史、香文学、香器、香具、香方、香料、香席、制香、用香、识香、辨香等内容;并融汇了考古、美术、设计、音乐、自然科学、植物学、医学、美学等内容;常被称之为:“香事、香学、香席、香艺、香道”等。
说起中国香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了儒、释、道、医、武、易、礼等内容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学科;其中包含了香历史、香文学、香器、香具、香方、香料、香席、制香、用香、识香、辨香等内容;并融汇了考古、美术、设计、音乐、自然科学、植物学、医学、美学等内容;常被称之为:“香事、香学、香席、香艺、香道”等。
中华香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据目前国 内历史、人文、考古、国学等学术专家共同考证,新石器时代“火”的产生,使自然万物所自我散发的“自然之香”转变成“人为之香”,以此开启了我国香文化的千年之旅;火神“炎帝神农”即为开启这扇大门的始祖。
《礼记·祭法》中记载: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古人通过“燔木升烟、告祭天地”的形式建立起早期祭祀的重要沟通桥梁,既通过焚烧祭品的形式,促使祭品产生烟气,烟气由下往上升腾以此建立起沟通天地的媒介。同时标志着我国香文化中的“祭祀用香”正式形成;并为香文化的千年传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第 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描绘出了多处生活中对植物“香料”的使用,这标志着香文化由“祭祀用香”逐渐扩展到“生活用香”。随着中华文脉的逐渐清晰,宗教的产生促使了“宗教用香”的产生;二十四节气的订立和各民族生活习俗的差异孕育出丰富多彩“民俗用香”;从此四大香文化主线并行发展传扬。
《尚书·君陈》 中描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政治之至者,芳香之气动于神明,黍稷之气并非好的芳香,良好的美德才是好的芳馨。香者,知其香、养其德,道也!《尚书》的记载从某种意义上标志着香文化中“道”的至高追求的出现,同时描绘了后世香火传承、发扬美德的千古之机。
汉代丝绸之路的产生,西域各国的香料和南海各国香料涌入到汉地,丰富了我国香文化的香料种类。“海上仙山”的终 极生命追求,促使了道教外丹术的蓬勃发展;加之中医对香药的使用,孕育了“和香术”的产生,并成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
截止汉代,中国香文化的“祭祀用香”、“生活用香”、“宗教用香”、“民俗用香”四大主线并行发展;香文化的“术、法、道”次第追求基本确立;中华民族之魂“美德”芳馨成为历代国民的集体价值观。
中国香文化是融合了众多门类的综合艺术学科,不同的人群用香目的不同,方法不同。古代宫廷用香“治未病”成为第 一要务,也就是今天的“香文化养 生”;文人用香第 一目的“启迪文思”,在历史上呈现了璨烂的篇章;宗教用香“助修开智”成为首要法门。香可芳馨,也可为药,香药同宗同源、同济同世;取形可燃、取味可熏、取药可和、取味可单;技如四季动变、法可众家所长、道如日月、方终始永恒。
香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今天大家看到的是中国香文的行香仪轨之一,古法印香。我们不称之为香道表演,是因为“香”是不能表演的,我们今天所用的香有很多比我们的年龄,甚至比我们父辈、祖辈的年龄还大,而今天有这个福报能够燃烧它,鉴证它的味道,是要对香怀有敬意的。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古人对礼是非常看重的。比如古法印香、隔火熏香等,古法印香分为理香、压灰、清炉、置篆、填粉、起篆、燃香七步。古人对用香的使用也是严格遵守礼制的。
香者,知其香、养其德,道也!以香为媒介,通过长期对用香方法的研习,以达到探究学问、反观心性、调养身心、增强智慧为目的的生活艺术形式。太月香学的研习者,遵循“由艺臻道、以道统艺”的宗旨;在用香过程中,通过止语、习静、反观、对谈等形式达到习香的目的。无机不被、恰似太虚含万象,有感即通、宛如一月印千江;无极、无为、致虚极、守静笃,宁静致远、感应天地。
沉香作为一种珍贵而稀有的自然资源,自古以来就被掌握在少数权贵手中,被世俗生活所憧憬。也就是说沉香的文化自古就是一种奢 侈的贵 族文化,它流传在中国古代皇亲贵胄、文人雅士所组成的上 流社会中,是寻常百姓、世俗生活根本无法触及的。如此一来,沉香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神秘感和尊贵气质,在中国香文化的历史上展现着其优雅和高 贵的生命力。
沉香,看起来着实其貌不扬,但盈香奇特、神秘高雅,一直以来为皇亲贵胄们所钟爱。历代皇亲贵胄们对精致生活的享受和对品闻沉香所带来的心灵体验的追求,使得沉香融入到皇 室生活的诸多细节中。
汉武帝执政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大量的沉香开始流入内地。沉香有的香味和神韵很快受到了皇 室贵 族的喜爱。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永始元年,宠妃赵合德赠与赵飞燕的贺礼中包含有“沈木香”(沈木香是早期对沉香的称谓之一)。
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创建者梁武帝也喜用沉香祭天,并渐渐形成一种风气。陏炀帝对沉香的酷爱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香乘》记载:“晋武时外国亦贡异香,迨炀帝(炀帝杨广公元568-618年)除夜火山烧沉香甲煎不计数,海南诸香毕至矣。”南唐后主李煜用沉香等香木竟造了“临春”、“结绮”和“望春”三阁,他还指 定宫女洒香粉,以保持沉香香味不减之势。
唐朝的皇 室贵胄对沉香的使用更胜,据称唐朝皇帝“宫中每欲行幸,即先以龙脑、郁金藉地”,直到宣宗时,才取消了这种常规。宁王每与人谈话,先将沉香、麝香嚼在口中,“方启口发谈,香气喷于席上”。皇 室如此,权臣也不甘后人。著 名者当属杨国忠的“四香阁”,此阁“用沉香为阁,檀香为栏,以麝香、乳香和为泥饰壁”,甚至比皇宫中的沉香亭更为奢华。
到了宋朝,宫廷里更是普遍使用沉香。各式宴会、庆典都会焚香助兴,而且人们还会佩戴香囊、香袋等沉香佩件。北宋时期,我国的海上贸易比较发达,沉香与其他香药一样成了重要的进口物品,宫中专门成立了香药库,设立官员专门掌管香药进口事宜。大家熟知的《清明上河图》上便有商旗广告“刘家上色沉檀拣香”字样。到了明清时期,沉香不再是皇 室宫廷的专属,随着人们对沉香认识的普及,从宫廷到百姓,沉香逐渐从高寡的帝王家逐渐流入民间,广大的百姓也都开始爱好玩香、闻香。
沉香作为香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皇 室贵胄眼中的芳香之物,更是文人雅士心中怡情养性、启迪性灵的妙物。沉香独特的香气能给人带来宁静高雅的心灵感受,以至于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将焚香作为头等雅事。他们爱香、惜香,无论是作诗填词、抚琴赏花,还是宴客会友、独居冥想都要焚沉香。似乎只有先焚上一柱清香,这淡淡的香韵与袅袅的香烟才能达到文人雅士们心中所想的宁静高雅的意境,才能启迪性灵。
因而沉香常常成为文人雅士诗歌吟咏的对象,李白《杨叛儿》“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李贺《贵公子夜阑曲》“袅袅沉水烟,鸟啼夜阑境。”罗隐《香》“沉水良才食柏珍,博山炉暖玉楼春;”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李清照《御街行》“沉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清怀如水。”苏轼《沉香石》“壁立孤峰倚砚长,共疑沉水得顽苍。”黄庭坚《复答子瞻》“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
这些灿烂的文辞都是当时沉香文化的生动写照,文人雅士们不仅焚香用香,以香为题吟咏,还会研制香方,配药合香,甚至许多文人还是制香高手,如王维、李商隐、徐铉、苏轼、黄庭坚、陆游等。
比如,对黄庭坚而言,香是生活中好的良伴,是咏物寄情的依托;通过对香之气味嗅觉过程,同时也是生命的净化与修行。正如其《贾天锡惠宝熏乞诗作诗报之》云:“贾侯怀六韬,家有十二戟。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他不仅留下了对香品内在特质的高度概括的《香十德》,还写下了许多制香之方,如《汉宫香诀》《意合香》《意可香》《深静香》《荀令十里香》《小宗香》《婴香》《百里香》《篆香》等,其中,意和香、意可香、深静香、小宗香知名,因与黄庭坚有关,而被称为“黄太史四香”,宋代陈敬《陈氏香谱》中即录有这些香方。
如果说,皇 室贵胄用香、品香,是对精致生活的享受,那么,文人雅士品香、制香则更体现对沉香文化的审美,对“以香观心”的内在精神追求。沉香文化,代表的不仅是奢华与尊贵,更是对自己内省、脱俗精神境界的理解和追求,是一种真 正高雅的文化。
【免责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上述内容源于公开信息,可能存在不准确性,仅供参考。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内容!】
信息发布:今日头条
信息来源:沉香收藏品鉴
来源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0561570947416591/?channel=&source=news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
相关推荐
熏香简介
2025-02-21 09:50【德源香厂】分享:沉香线香和盘香哪种更好怎么选择?
2025-03-28 09:28【德源香厂】分享:老祖宗千年的香道文化,供香到底怎么选?
2025-03-28 09:22【德源香厂】分享:香道入门:家居用香选盘香还是线香?
2025-03-28 09:20【德源香厂】分享:为什么说好香不烫手
2025-03-25 14:37【德源香厂】分享:线香的香气随时间“变奏”,背后的科学奥秘你知道吗?
2025-03-25 14:32【德源香厂】分享:线香受潮:弃之可惜还是照用无误?快来一探究竟
2025-03-25 14:27【德源香厂】分享:为什么我们玩香,叫品香而不是闻香?
2025-03-21 10:39【德源香厂】分享:为什么我们将香料的配方称为“香谱”?
2025-03-21 10:38【德源香厂】分享:香道入门为什么首 选线香?
2025-03-21 10:34【德源香厂】分享:通过香灰判断线香是否天然,靠谱吗?
2025-03-17 16:28【德源香厂】分享:香文化的发展历程
2025-03-17 16:25【德源香厂】分享:为什么礼佛供奉会用到香?且为什么又钟爱沉香呢?
2025-03-17 16:21【德源香厂】分享:沉香线香点不着该怎么办?戳文了解一下
2025-03-14 10:06【德源香厂】分享:为什么沉香线香制成之后,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再使用?
2025-03-14 10:04